第31章 帝师杨怀达(1 / 2)

京城的风云变幻,仿佛连天空也笼罩着一层不祥的阴影。

皇帝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朝堂上的大臣们心中无不忐忑不安。

这一日,皇帝在批阅奏折时再次吐血昏迷,整个宫中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殿外,三位阁老全都来齐了,他们一听皇上又出事了就赶了过来,他们的面色凝重,声音压低。

“陛下的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糟糕啊”李仁德沉声说道,眉头紧锁。

赵权策看着黑沉沉的天空,沉吟道:“确实,但我们不能乱了阵脚。朝堂上的稳定至关重要,我们不可掉以轻心,这会就是最容易出事的时候”

张明哲点了点头,语气平和:“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只该团结一致。有些事情该放下便放下吧。”

他这话自然是说一些政治斗争,其余两人也点点头,这个时间确实不适合搞事情了。

此时,宫中的反应也是迅速而有序。

小太子虽然年仅十二岁,却是个年幼早慧的性格,但此刻他却是脸色苍白。

“太子殿下,您需要保持镇定,你以后可是要继承大统的。”

太子的师傅,一位忠心耿耿的老臣,轻声劝慰道。

小太子慌乱地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有着孩子有的慌乱与不知所措:“我知道的,我会尽力而为,不辜负父皇和师傅的期望。”

在偏远的永安县的另一角落,杨怀达静静地坐在书房中。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曾经是帝师,如今却隐姓埋名,不问世事。

然而,朝堂上的风云变幻,让他不得不再次关注起这个他曾经倾注心血的地方。

“恩师,您最近有心事?”江停站在杨怀达的面前,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

如今四月已过,来到了八月份,前几天江停也顺利通过了院试,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小三元,自然而然的,她来拜师了。

杨怀达心中早就认可了她,自然不会为难她,很干脆的就同意了。

古代的师徒关系有时比父子关系都牢靠,江停也是真心对待这位恩师,自然能察觉到他的情绪变化。

杨怀达叹了口气,缓缓道:“你可关注过朝堂上的事?”

江停沉默了片刻,然后才说:“略有所闻,陛下的身子似乎越发不好了。”

杨怀达看着江停,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是啊,他的身体越发不好了……”

京城的风云变幻,朝堂的暗流涌动,江停和杨怀达的对话,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而杨怀达,这位曾经的帝师,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与无奈,他对于朝堂对于皇帝是有怨恨的,可现在他又怨恨不起来了。

棋下到一半,杨怀达心有所感,放下与江停对弈的棋子,看向一个方向。

那是京城的方向,也是他曾经倾注心血的地方。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仿佛做出了某个重要的决定。

——

皇帝的寝宫内,烛光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

皇帝躺在龙榻上,面色苍白,额头上密布着细密的汗珠。

他的嘴唇微微颤动,发出微弱的呢喃。

皇后坐在床边,手轻抚着皇帝的额头,轻声安慰:“陛下,您安心休息,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她的面容疲惫,眼睛通红,明显已经哭了好几次了。

皇帝的双眼紧闭,口中却不断念叨:“杨卿,杨师傅,杨师傅……”

皇后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悲伤,她知道,皇帝在梦中又回到了那个让他犹豫不决的时刻,那个关于帝师杨怀达的决定。

在梦中,皇帝看到了杨怀达。

他依旧是那么的从容淡定,眼中充满了稳操胜券的光芒。

皇帝站在他的面前,如同当年那个年轻的太子,满怀愧疚地说:“老师,朕后悔了,当初没有听从您的教诲,以至于鞑靼事后屡次挑战我大周边疆……”

“朕知道,朕没有成为您期望中的君主,朕……”

杨怀达微笑着,那笑容中透露出宽容和理解:“陛下,人生总有遗憾,重要的是您事后如何去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皇帝的眼中充满了渴望:“老师,您能回来吗?朕需要您,我知道我快不行了,皇儿也需要您,就像当初的我一样……”

杨怀达的笑容依旧温和,却没继续说话。

梦中的杨怀达渐渐远去,皇帝慌乱的伸出手,却只能抓住一片虚无。

皇帝猛地惊醒,汗水浸湿了衣襟。

“陛下,您没事吧?”

皇后忙过来查看他的情况。

皇帝摇摇头,安慰了她一番,过了半晌,他的眼神中逐渐坚定起来,立刻下令:“来人,拟旨,朕要请帝师杨怀达回京!”

宫外的夜色依旧深沉,但皇帝的心中却有了一丝光明。

他不知道那位倔强的,脾气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