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首要任务(1 / 2)

国家级的苍山开发区指挥中心的成立挂牌并没有搞浓重的成立仪式,非常简单的一个奠基仪式,除了东临市的相关领导,连省领导都没有一个出席。

好多人都没有看懂苍蓝县政府这么低调的原因,而实际上大多数人不知道王占东的想法刚好契合了现在省市两级领导的真实想法。东临锰业的后续风波还在蔓延,一旦抛头露面的多了,难免会被盯上,一旦牵扯上先不说会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问题,至少麻烦是少不了的。这其中有些省领导当年也是在东临市有过任职经历的,一些市领导当年虽然小官一个,甚至是才参加工作,但是调查组要让你说说看法,自己该怎么说?

低调,再低调,这才是现在最正确的做法。

因为任职时间的关系,大家都不认为王占东会是苍蓝县空缺的县长位置的竞争者,最大的可能就是担任新的国家级苍山开发区的主任。

然而易兆从曾浩口中得知了侯元东曾经做过的事之后,选择了稳妥的做法,不争不抢,静观其变。

这就形成了现在苍蓝县怪异的格局。

排在第三位的王占东县长,似乎经常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包括指挥中心挂牌,有消息传出如此简单的仪式也是出自王占东的提议。

然而,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这个消息给王占东带来的并非负面,反而在省、市两级带来了很大的赞誉。

一个能适时看懂形式的年轻干部,自然都愿意帮一把,而且他是最不怕被牵扯的,因为整件事从头到尾的始作俑者就是他。

外界和不知情的人再怎么传言,实际上并不能对王占东造成什么影响。对于蝇头百姓而言,也只是茶余饭后的聊资,甚至都说不上有什么情绪。

苍山经开区建设指挥中心挂牌之后,似乎整个苍蓝县的工作进入了一个忙碌阶段,工作量并没有增加,当然因为原本就没在日常管理范围内的苍山下的开发区对于县政府各局、办、中心而言,就更不会有什么两样。

张达到苍蓝县政府办公之后发觉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县政府的所有会议,连常务副县长易兆在内,大会小会上几乎都是以王占东的意见为主。主持全面工作的县委书记温楚风很明显的再工作上几乎毫无理由的支持王占东。

他这个原东临市招商局局长,原本想大干一场的计划却举步维艰。

他是这个专职副主任,要受制于苍蓝县政府领导班子的决议。想不执行都难,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他实际上只是一个执行者。

而且苍蓝县政府的各种举措,似乎都是围绕在道路设施建设方向,对于招商并不积极,甚至带有一些消极的态度让他费解。

苍蓝县苍山开发区,尽管有了政策支持和国家级开发区的名头,王占东依然在县常委会上提出,要坚持最初的思路,所有投资商不只是要完成规划审批的地产项目,四周的道路建设必须按照县交运局的规划设计要求来完成。

这个准入的条件,增加了投资商的资金投入不说,关键是开发区定位信息技术,这种产业本身就不是短期可以收回投资的,无疑是让看到国家级名头而来的不少企业止步。

最早的红利从手中溜走,不少人后悔,但后悔也没有用。

苍山开发区的招商异乎寻常的奇怪思路,让不少企业摸不透,可是像聚信传媒和凤凰商贸似乎完全不在意,建设如火如荼,甚至聚信传媒在别墅项目之后又申报了高档写字楼和住宅区配套的项目,加上凤凰商都,如果再来一个医院,整个开发区的格局似乎就已经完备了。但是招商依旧是与建设道路的硬指标联系在一起,一点也不松口。

市委市政府对此也保持沉默,理由粗暴而简单,苍山开发区还没有正式挂牌,现在只是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为了今后更好的为入驻企业服务。

当然先来的,建设的公里数就会少,越到后来的建设的公里数就越多,以至于到后来,建设公里数已经超过了当初的规划,而入驻企业依然还是以地产投资为主,并没有什么信息技术方面的高科技前来。

王占东就把这份数据用到了已经开始规划的苍山盘山公路和步道建设了。但是这是的建设时间是延后的,必须得等到两个隧道的建设完成之后。

县常委会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更没有一个提出将该方案变通造福一下苍蓝县县城的道路交通设施。

甚至王占东还出面去找了西城区和临湖区的区委区政府,两个去不只是很爽快的同意了共同开发苍山旅游资源,协调共同成立旅游管理公司,还把护林队的那些人全部纳入了其中,依然还是护林。

只是首先的工作重心不是护林,而是对整个苍山的林木进行排查,在市、区、县两级林业部门的指导下,对于那些可以间伐,那些可以改造成景观进行综合规划设计。

张达对这种完全没有将开发区的福利转移到苍蓝县县城或者别的地方的做法,理解不了,但他也知道,就算去市里告状也是无状可告。

这与他最开始得到准确消息担任专职主任时候的心情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