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箭在弦上(1 / 3)

得知消息后的林懿直接离开京城,将一切事务都交给李乘风后第一时间返回到了蓟辽。

孙承宗作为最早批次加入到自己的队伍中,为林懿早期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蓟辽保卫战时正是他孤身守卫遵化镇,作为林懿的桥头堡。

抵御住了皇太极最猛烈的第一波进攻,逼迫皇太极只能孤军深入直取蓟镇。

如果遵化镇被攻克,当年一战的最后结果还尚未可知。

虽然随着林懿的不断发展,调用孙承宗的时候已经越来越少。

毕竟年事已高,比不得年轻人一般能折腾。

但还是恪尽职守的守在蓟辽的这片土地上,他所构筑的关宁锦防线至今仍是屹立不倒。

在抵御皇太极的进攻中都取得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评选整个蓟辽的守护神,前期无疑是林懿才可胜任。

但若论后期,孙承宗同样也是。

一介教书先生出身,将整个青春年华都交付给了蓟辽这片广阔土地上。

他在这里所付出的心血,未必比林懿要少。

唯一可惜的,就是林懿因为京城和蓟辽的距离。

林懿没能见到孙承宗的最后一面,但也同样参加了对方的葬礼。

看着这位老人彻底与世长辞!

林懿前来也是表示了对孙承宗最大的尊敬,毕竟以他现在的身份早就不能轻易离开京城。

但他还是第一时间来到了这里。

穿戴好丧服后走进了装有遗体的灵堂当中,在其香炉之前奉起三柱香。

整个葬礼都是由其孙家的长子孙铨负责操办,按照孙承宗生前的遗言是一切从简。

唯一的愿望就是将其葬在他为之奋斗一生的蓟辽土地之上。

位置都已经安排完成,林懿也是没有过多插手。

他准备一直在这里等到孙承宗过头七下葬之后再返回到京城当中。

不过既然都已经来到蓟辽,自然也要看一看这些年自己不在的蓟辽发展如何?

从入主京城后,在这三年的和平发展时期林懿都没怎么回过蓟辽。

如今来到蓟镇才彻底感觉到了蓟辽的变化。

不但城墙是由水泥修筑,就是在蓟镇之内原本的石板路都已经被彻底全部翻新成了水泥路。

并且在城里的家家户户的房子全部都已经焕然一新,放眼望去最多的就是砖墙房。

并且每个房子上都已经由窗纸替换为了玻璃。

无论是透光性还是安全性都要比之前高上了不少。

尤其是街面上的繁华程度,丝毫不逊于现在的京城。并且和京城一样蓟镇现在也已经取消了夜晚的宵禁。

也正是因为有孙承宗的震字营常年驻扎在这里,安全性也得到了最大的保障。

蓟镇这两年几乎是一年变一个样。

最大的收益就是其地理位置和林懿政策的结合!

依托于辽东的大开发战略,加上这些年唐启明在辽东疯狂的开荒发展。

导致这些年的北方的人口都有向东北方向聚集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百姓选择走出山海关,去辽东的土地上重新开始生活。

前些年无疑是辛苦的,但这些年已经开始渐渐回血。

种子已经种了下去,未来就是真正开花结果收获的时候!

而人们选择前往辽东,那么蓟镇就是绝对的必经之路!

作为核心的交通枢纽依托于每日庞大的人流量和丰富的交通网络,如今的蓟镇已经成为工商业飞速发展的摇篮。

所以看起来富裕的程度丝毫不比京城这个政治中心要差!

凡事都是先苦后甜,林懿在这里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的蓟辽无疑会更加的富裕,未必会比江浙之地要差!

这就是当初林懿的目标,看起来是天方夜谭。

但正在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对于蓟辽的发展林懿相当满意,林懿任命蓟辽地方官员的目的就是帮助百姓发展经济。

如果已经步入正轨,那么不用外加助力经济建设的火车也能开的很远。

但是百姓之所以能够富裕的生活,最大的依托还是硬实力的军事力量。

看过蓟镇之后林懿直接驱马赶往永平府。

这里已经成为了林懿北方水师的军事基地!

无论是伍梁的坎字营还是郑芝龙的兑字营都是在这里驻扎,并且因为郑芝龙儿子郑成功的加入。

单郑芝龙手上的水师数目就足足达到了十万之巨!

更别说旗下还有青龙号和玄武号这两艘海上巨无霸!

外加伍梁的八万坎字营,现在单单在水上的军队就已经高达十八万之巨。

早就已经是今非昔比!

知道林懿要来,伍梁更是早早就侯在了军营附近。

不光是他,郑芝龙父子听说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