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挑战圣人(1 / 2)

事实上,陈易知道这一切都是云皇的计谋所在。

云皇先联合徐济世,将解散学宫一事,说成为国为民的正义之举。

而按照陈易的性格,多半会带头反对此事。

如此一来,云皇就可以给名正言顺地给陈易定罪,惩治甚至诛杀!

这是个很简单的计策,但因为有徐济世的倒戈,却也行之有效。

在这种情况下,徐济世的立场已经相当明显。

陈易已顾不得询问他为何如此,就算问了也得不到真正答案。

当务之急,是要先保住云下学宫。

故此,陈易明知是陷阱,可还是毅然决然地踏了进去。

面对云皇两人的指责,陈易不由冷笑道:“我刚才还在为云国争光,现在一下子就要背负上莫名其妙的罪名,变成大罪人了?”

徐济世道:“一码归一码,若要论功绩,老夫一点也不比你少!”

陈易道:“以前的宫首大人,我是十分尊敬的。可现如今,你像是变了一个人,竟然要背叛学宫,那么我便不会再对你有半分敬意。”

徐济世道:“老夫这叫迷途知返,幡然悔悟,至于你是否尊敬,我并不在乎,哪怕整个学宫上下都要骂我怨我,我也甘愿承受!”

这一句话,就直接堵死了学宫修士们,表达看法意见的路子。

即使学宫上下集体反对,也会被看作舍不得放弃利益,不识大义。

云皇发出感慨道:“陈易,这就是你和国师大人之间的区别所在啊!你不仅实力境界比之不如,就连思想觉悟,也差了十万八千里。”

“是吗?那陛下你和云太祖比起来,又差了多少?太祖创立云下学宫,功德无量,这为云国带来了多大的好处,不言而喻。

可现在陛下你却要毁了这一切,只因为学宫过于强盛,有可能威胁到皇室的统治?为何当初太祖就不怕,而陛下你却如此忌惮?”

若是陈易直接质疑云皇的决策,估计还要再被加一个疑君之罪。

但搬出云太祖来就不一样了。

这更是隐晦指出了,云皇之所以害怕云下学宫的强大,是因为他自己过于平庸,远不及云太祖。

云皇紧皱起眉头,面露不悦,可还是沉住气道:“此一时彼一时,时隔千年,局势有变,朕相信太祖在天有灵,也会支持朕的决定。”

陈易道:“这无人可知,但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自有评价。”

云皇道:“可事实就是,刚才已经有很多人出言支持此事!”

陈易道:“在强权威压之下的民意,怎能算得上真正的民意?

我只是提出反对和质疑,就立马背负上了重大罪责,试问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敢站出来说真话?”

徐济世呵斥道:“陈易,任凭你巧舌如簧,也已无法改变陛下和我的决策,再敢胡搅蛮缠,休怪老夫亲自出手惩治!”

人们都很清楚,就算给陈易安了罪名,也未必真有人敢动手捉拿。

但若是徐济世出手,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这世间的很多事,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实力的强弱。

云皇之所以敢解散学宫,不怕引起学宫修士的反抗,更根本的原因,显然就是有成圣的徐济世在,足以镇压一切反对意见!

陈易自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听闻此言,毫不意外,反而平静说道:“好,那就来吧。”

徐济世目光一凝,道:“你真的非要逼老夫对你动手?”

陈易道:“这不正是你们想要的吗?既然我们双方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调和解决的地步,那就用战斗来决定吧!

我赢了,你便不再是学宫之首,无权干涉学宫之事,至于陛下的决意,之后再议也不妨。倘若我输,那就依你们所言,解散学宫!”

事已至此,陈易也只能这样了。

在皇权和圣人威严面前,任何的言辞反驳和解释,说明学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唯有先用实力去击溃他们的强权威严,才有机会挽回一切。

此事并不涉及大是大非,双方都有道理,本质上就是权势斗争。

所以场间众人很难判断真正的对错。

最终只会变成……谁强,他们就支持谁!

但要是连陈易都抗争失败,那么学宫的其他人,就没必要再搭进来了,事后遵从命令,同意解散,才能保得平安。

徐济世寒声道:“不入圣境,皆是凡人!你确定要以凡人之躯,挑战老夫这个圣人?”

陈易朗声道:“正是!之前我为云国而战,这一次,我便要为云下学宫而战!”

听闻此言,人们都不由大吃一惊。

有人觉得陈易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就算他再强,也终究只是“圣下无敌”,距离圣人看似一步之差,实则有天壤之别,这样的挑战,无异于蜉蝣撼树,不自量力!

同时,也有人敬佩陈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