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全员圣器(1 / 2)

除了董敬达和杨柳等郡府来的人之外,还有东宁城来的。

其中又包括了副城主和一众官员,以及陈氏宗族的族长和几位长老。

他们这些人都是亲眼见证,陈易从一个东宁城的少年,只用将近三年时间,飞速崛起,成为云国第一人的奇迹。

对此,他们皆感慨万千,同时也感到与有荣焉。

一间安静的厅堂之中。

陈易和他们围桌而坐,品尝皇宫里的上好茶水。

众人先是闲聊了几句,董敬达陈文涛等人,难免对陈易赞不绝口。

随后,陈易便和他们聊起了正事。

“虽然如今常平郡是我的封地,但我并不打算过多插手管辖,一切还是听从朝廷的指令,由褚康郡守负责掌管。”

褚康担任常平郡守这些年,还是做到很不错的,故此陈易觉得暂时没必要改变现状。

接着,陈易又道:“原本要上缴国库的那部分税收,也已经归属于我,所以我决定,为民众百姓减免一部分赋税,让他们少些负担。”

董敬达笑着点头道:“此乃利民的大好事!我相信等常平郡之人得知以后,定将感激你的恩泽!”

陈易继续道:“而其余的税收,则要用以兴建或补贴修行学院学府,大力培养年轻修士,设立各种奖金等等。”

董敬达一愣,道:“这当然也是一条好政策,但如此说来,你是一点都不收进自己口袋?”

陈易道:“我不缺钱,相较于我,常平郡更需要这份资金去支持发展。”

董敬达道:“贤侄你可真是慷慨仁义啊,常平郡划给你当封地,实乃全郡之幸!”

杨柳道:“只要好好利用那笔资金,常平郡必将迎来更好的前景,以后说不定能成为排名前列的富强大郡!”

董敬达笑道:“这是当然!我们常平郡能诞生出陈易贤侄这样的圣人,可谓是拥有大气运的福地,日后理所应当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陈易道:“但你们也不要忘了多多扶持东宁城。”

董敬达道:“这还用说吗?其实东宁城才是真正的福气汇聚之地,就算我们这些东宁城人不提,郡守大人也肯定会这样做的。”

事实上,自从陈易在云京城成名之后,东宁城就已经在他的影响力之下,受到了郡府和各方的支持,往后,这种支持力度只会越来越大。

毕竟,东宁城才是陈易真正的故乡所在。

光是“圣人故乡”这个词,就足够吸引无数人去参观瞻仰了。

陈易道:“此外,云下学宫也会给东宁城和常平郡城的少年修士,较为宽松的招生条件,让那些有才之人,获得更好的修行环境。”

董敬达拍掌笑道:“好好好!我稍后就把这些好消息,禀报给郡守大人。”

陈易道:“不过,光有这些政策的扶持,是远远不够的,常平郡能否利用好优势,还得看你们如何执行治理。”

董敬达道:“放心,我们必定会尽职尽责,绝不辜负贤侄你为常平郡所做的一切!”

陈易欣慰道:“嗯,那今后就辛苦你们了!”

“不敢当!能够为此做出贡献,反而是我们这些人的荣幸!”

董敬达等人都十分激动兴奋,看到了无比美好的未来。

更是深刻体会到了,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切实好处。

而后,陈易又和陈文涛简单聊了一下关于陈氏宗族的事。

即使陈易不管具体事务,但也会关心宗族情况,并给出一些建议。

许久之后,夜色已深,陈易和董敬达等人才相互道别。

董敬达道:“明天我们就启程了,贤侄你有空就回去看看吧。”

“嗯,我会的,你们路上小心。”

言罢,双方拱手行礼,陈易叫人恭送董敬达等人出宫。

翌日。

前来参加千年大庆的各方势力宾客,便都离开了云京城,各自归去。

无论是云京城还是云国,都已逐渐恢复平静,以新的方式走入正轨。

几天后,方卓和陈易在御书房商量完一些国事。

陈易临走前,方卓唤出三个箱子,道:“你要的三份炼器材料,全都收集齐了。”

“这么快?”

“大部分皇室资源库里都有,缺的几件,朕也派人找到了。”

陈易笑道:“那敢情好!谢了!”

方卓道:“区区小事,不足挂齿,日后若古圣遗迹当真开启,我们云国还得靠你去争夺国运呢。”

“其实无论有没有这件事,我都会照常修炼进步,并无影响。”

旋即,陈易收下三箱炼器材料,回到自己暂住的房间。

这些,正是飞鸟靴等三件极品灵器,所需的升级材料。

方卓动用皇室的力量,去帮忙收集找寻,确实为陈易省下了很多精力和时间。

而随着陈易境界的提升,以及藏锋宝库的